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梦游华胥

梦游华胥

源见“华胥梦”。指黄帝梦游华胥国,见到无官无欲的平安理想世界。宋孟元老《〈东京梦华录〉序》:“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,其乐无涯者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列子·黄帝》:“ (黄帝) 昼寝而梦,游于华胥氏之国。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, 台州之北, 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,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,神游而已。其国无师长,自然而已。其民无嗜欲,自然而已。不知乐生,不知恶死,故无夭殇; 不知亲己,不知疏物,故无爱憎; 不知背逆,不知向顺,故无利害;都无所爱惜,都无所畏忌。入水不溺,入火不热。……黄帝既寤,怡然自得,召天老、力牧、太山稽告之,曰:‘朕闲居三月,斋心服形,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,弗获其术。疲而睡,所梦若此。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。朕知之矣! 朕得之矣! 而不能以告若矣。’又二十有八年,天下大治,几若华胥氏之国。”

【今译】传说黄帝白天睡觉,梦游于华胥氏之国。其国距离几千万里之遥,靠车船行走都无法到,只能神游。这个国家中不分贤愚贵贱,一切顺乎自然。人民没有欲望嗜好,也顺乎自然。不知因生而快乐,因死而厌恶,因此也谈不上夭亡: 不知亲向自己,疏远别人,因此也谈不上爱憎; 不知背逆和向顺,因此也谈不上利害; 也没有可爱惜的,也没有可畏惧的。在水里不沉,在火中不会烧焦。黄帝醒来后,非常欢欣鼓舞,召集臣子告诉他们:“我闲居三月,虔诚地思考养身治世之道,也没有想出来。这次睡了一觉,梦见了这样的国家,看来至道不可以强求。我现在终于找到了。可惜无法讲给你们听。”过了二十多年,天下大治,几乎像华胥氏之国一样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心目中的理想国度、境界; 或用以形容睡眠、梦境,多指白天睡觉。

【典形】 出华胥、华胥、华胥国、华胥境界、华胥乐、华胥梦、华胥一枕、梦华、梦华胥、梦游华胥、入化胥、一梦华胥、华胥见、幽梦到华胥、路熟华胥、魂到华胥、物外华胥、华胥税驾、世外华胥、寤华胥、羡华胥、华胥路、华胥客、小华胥。

【示例】

〔出华胥〕 元·王国器《踏莎行·破窗风雨》:“林鸠呼我出华胥,恍然枕石听流水。”

〔华胥〕 唐·骆宾王《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露布》:“玄功不宰,混太始以凝神; 至道无为,伫华胥而得梦。”

〔华胥国〕 宋·黄庭坚《醉落魄》:“陶陶兀兀,尊前是我华胥国。”

〔华胥乐〕 宋·陆游《春晚坐睡忽梦泛舟饮酒》:“年来惟觉华胥乐,莫遣茶瓯战睡魔。”

〔华胥梦〕 唐·李商隐《思贤顿》:“不见华胥梦,空闻下蔡迷。”

〔华胥一枕〕 宋·陆游《急雨》:“华胥一枕遽然觉,却听蝉声送夕阳。”

〔梦华〕 元·张翥《清明游包家山》:“辇路迷游躅,宫词入梦华。”

〔梦华胥〕 宋·王安石《昼寝》:“独眠窗日午,往往梦华胥。”

〔梦游华胥〕 宋·陆游《杂赋》之二:“病叟胸中一物无,梦游信脚到华胥。”

〔入华胥〕 清·周起渭《武陵为人写北窗高卧图》:“携枕人华胥,遂卜柴桑邻 。”

〔一梦华胥〕 元·范康《陈季卿悟道竹叶舟》:“你发志气长安应举,不及第似渊明归去,两桩儿是一梦华胥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石仙翁

    同“黄石公”。闽徐夤《尚书荣拜恩命夤疾中辄课恶诗二首以申攀读》:“昴星人杰当王佐,黄石仙翁识帝师。”

  • 凤尾诺

    《南史.齐江夏王锋传》:“五岁,(齐)高帝使学凤尾诺,一学即工。高帝大悦,以玉麒麟赐之。”古时批阅奏章画“诺”字,因拖末笔如凤尾,故称“凤尾诺”,萧锋年幼而善书凤尾诺。后用此为称赞年幼而有才智的典故。

  • 智水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知者乐水。”知,同“智”。谓智者达于物理,周流不滞,故乐水。因以“智水”美称水。唐陈陶《种兰》诗:“智水润其根,仁锄护其芳。”亦泛指智慧。南朝 梁王僧孺《忏悔礼佛文》:“永沐智水,长

  • 阮肇

    源见“刘阮天台”。借指情郎。明叶宪祖《鸾鎞记.鎞订》:“曾记山中逢阮肇,更闻湘渚嫁兰香。”【词语阮肇】   汉语大词典:阮肇

  • 龙髯与遗弓

    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,龙乃上去。余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龙髯,龙髯拔堕,堕黄帝之弓。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胡

  • 呕心滴血

    同“呕心”。郭沫若《李白与杜甫.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》:“请读韩愈为他的诗友孟郊所作的《贞曜先生墓志铭》吧。他形容孟郊的苦吟竟至使用上‘刿目鉥心’、‘搯擢胃肾’的辞句。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‘呕心滴血

  • 紫塞

    长城的别名。晋代崔豹《古今注.都邑》:“秦筑长城,土色皆紫,汉塞亦然,故称紫塞焉。”南朝宋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南驰苍梧涨海,北走紫塞雁门。”【词语紫塞】   汉语大词典:紫塞

  • 举烛

    源见“郢书燕说”。指离开原意的臆度猜想。黄遵宪《杂感》诗:“多歧道益忘,举烛乃笔误。”

  • 沟水东西

    《宋书.乐志三》:《白头吟》古词:“今日斗酒会,明旦沟水头。蹀踥御沟上,沟水东西流。”古词《白头吟》中用“沟水东西流”比喻人的离别。后用为咏别离之典。唐.庾抱《别蔡参军》诗:“人世多飘忽,沟水易东西。

  • 媒妁之言

    见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。《好逑传》10回:“前日历城县鲍知县禀称,是他为媒行聘,你怎么说下无~?”【词语媒妁之言】  成语:媒妁之言汉语大词典:媒妁之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