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杜预沉碑

杜预沉碑

郦道元《水经注》卷二十八《沔水》:“沔水又东逕万山北,山上有邹恢碑,鲁宗之所立也。山下潭中有杜元凯碑,元凯好尚后名,作两碑并述己功,一碑沉之岘山水中,一碑下之于此潭。曰:‘百年之后,何知不深谷为陵也。’”

又:“沔水又逕桃林亭东,又逕岘山东。山上有桓宣所筑城,孙坚死于此。……后人立碑于故处望者悲感,杜元凯谓之墯淚碑。……山下水中杜元凯沉碑处。”

晋书.杜预传》:“杜预字元凯,京兆杜陵人也。……预好为后世名,常言‘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’,刻石为二碑,纪其勋绩,一沉万山之下,一立岘山之上,曰:‘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!’”

晋.杜预好名,想把个人的事迹留传于后世,便刻碑两座,以记述自己的功绩。因虑及沧桑变化,遂将一碑立于岘山之上,另一碑则沉于万山之下。他想,将来即使有陵谷互变,仍能保证有一碑矗立于山颠,碑文所述之伟绩丰功将不泯于世。后以此用为刻石记功欲传后世的典故。

《城侍者岘山图》诗:“汉水沉碑安在哉?千年岘首独崔嵬。”


【典源】 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沔水注》:“沔 (mian) 水又东径 (经) 方山北……山下潭中,有杜元凯碑,元凯好尚后名,作两碑,并述己功,一碑沉之岘山水中,一碑下之于北潭,曰:‘百年之后,何知不深谷为陵也。’”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 (杜) 预好为后世名,常言‘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’,刻石为二碑,纪其勋绩,一沉万山之下,一立岘山之上,曰:‘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?’”

【今译】 晋代杜预 (字元凯) 历任高官,文武兼备,功绩显赫。他欲留名于后世,于是将自己的功绩刻在两块石碑上,沉于汉水 (古称沔水) 水底 (一说其一立于岘山之上),杜预认为,自然界沧桑变迁,深谷或许将变为高山,以使后人知晓他的事迹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缅怀前人业绩。

【典形】 碑沉汉水、沉碑、杜预沉碑、汉川沉、汉水沉碑、岘首沉碑、岘山汉水。

【示例】

〔碑沉汉水〕 唐·温庭筠《中书令裴公挽歌词》之一:“铭勒燕山暮,碑沉汉水春。”

〔沉碑〕 宋·范成大《读史》:“汗简书青已儿戏,岘山辛苦更沉碑!”

〔杜预沉碑〕 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柳遐墓志》:“张衡浑仪之后,即赋归田; 杜预沉碑已来,遂停乡里。”

〔汉川沉〕 唐·张九龄: 《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》:“赋怀湘浦吊,碑想汉川沉。”

〔汉水沉碑〕 宋·陆游《题城侍者岘山图》:“汉水沉碑安在哉? 千年岘首独崔嵬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寸光阴一寸金

    一寸光阴:指日影移动一寸,形容时间很短。 一寸光阴像一寸金子一样。 极言时间宝贵。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。语出唐.王贞白《白鹿洞二首》:“读书不觉已春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不是道人来引笑,周情孔思正追寻

  • 云从龙,风从虎

    《易.乾卦》: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,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。圣人作而万物覩。”唐代孔颖达“疏”:“龙是水畜,云是水气,故龙吟则景云出,是云从龙也。虎是威猛之兽,风是震动之气,此亦是同类相感,故虎

  • 鱼变

    同“鱼化龙”。唐 陈标《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士》诗:“眼看鱼变辞凡水,心逐鹦飞出瑞风。”

  • 祝融氏

    源见“祝融”。借指火或火烧。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.经籍会通一》:“其家虑恐兵遁图谶干犯禁条,悉付祝融氏,及收拾烬余,存者又无几矣。”【词语祝融氏】   汉语大词典:祝融氏

  • 假仁纵敌

    《左传.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宋公及楚人战于泓。宋人既成列,楚人未既济。司马曰:‘彼众我寡,及其未既济也,请击之。’公曰:‘不可。’既济而未成列,又以告。公曰:‘未可。’既陈而后击之,宋师败绩。公伤股,门

  • 辩囿

    《庄子.天下》:“桓团、公孙龙辩者之徒,饰人之心,易人之意,能胜人之口,不能服人之心,辩者之囿也。”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:“辩者迷于其中而不能出。”后以“辩囿”指哓哓不休地争辩。《文选.左思〈魏都赋〉》

  • 砌末

    戏剧术语。演戏时戏中所需的道具。俗称“切末”或“切马子”。清代翟灏《通俗编.俳优》:“元杂剧中,凡出场所应有特设零杂,统称砌末。如《东堂老桃花女》以银子为砌末,《两世姻缘》以镜画为砌末。”【词语砌末】

  • 化鹏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,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,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。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,海运(注:一说为海水沸涌;另说,运即运行,海运指在海上运行)则将

  • 革囊盛血

    源见“囊血射天”。形容暴虐之徒狂妄犯上。明杨慎《西江月》词:“漫道革囊盛血,休言炭帚污人。”

  • 游鱼出听

    《荀子.劝学》:“昔者瓠巴鼓瑟而游鱼出听,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。”鱼出水面听瑟,夸张瑟音的美妙。“游”:原作“流“,今本改为“沉”。主谓 形容音乐美妙动听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昔者瓠巴鼓瑟,而流鱼出听,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