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朱衣点头

朱衣点头

明.陈耀文《天中记》卷三十八引《侯鲭录》曰:“欧阳公(宋欧阳修)知贡举(主持贡院举试)日,每阅卷,座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,然后其文入格(即凡是朱衣人点头的,都是合格的文章)。始疑侍吏,及回视之,一无所见。因语其事于同列,为之三叹。因有‘唯愿朱衣一点头’之句。”(按:今本赵令畤《侯鲭录》无此文)

又见《佩文韵府》卷五“朱衣”下引《侯鲭录》。

宋朝时候,欧阳修主持贡院科举考试。每逢阅卷时,总觉得背后有一个身穿红衣裳的人,不时地点头表示称赞文章作得好,而凡是被朱衣人点头的文卷,竟都能合意入选。开始,他疑惑是陪考的官吏在旁边左右,回头一看却一个人也没有。

后因称主考官为“朱衣使者”,以“朱衣点头”、“朱衣点额”用为科举中选的典故。

明.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十八:“年年科举,岁岁观场,不能得朱衣点额,黄榜标名。”这里反用“朱衣点头”的典故。说明鲜于同秀才所谓“才高数奇”,“志大命薄”。这是作者唯心主义宿命论思想的表露。又《古今小说》卷十一:“旧年曾作登科客,今日还期暗点头。”


主谓 科举中选。语本明·陈耀文《天中记》卷38引宋·赵令畤《侯鲭录》:“欧阳修知贡举日,每遇考试卷,坐后尝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,然后其文入格……始疑侍吏,及回顾之,一无所见。因语其事于同列,为之三叹。尝有句云‘唯愿朱衣一点头’。”明·徐渭《女状元》2出:“文章自古无凭据,惟愿朱衣暗点头。”△褒义。用于科举方面。也作“朱衣点额”。


【词语朱衣点头】  成语:朱衣点头汉语词典:朱衣点头

猜你喜欢

  • 倩女魂

    源见“倩女离魂”。指痴情美女的精魂。明阮大铖《燕子笺.骇象》:“莫不是、谎天台,刘 阮情,莫不是、暂离了倩女魂。”

  • 床头毡

    同“青云故物”。明高启《暮春次韵僧怀德见贻》:“床头毡与青山旧,门外车随白日新。”

  • 庄周化蝶

    同“庄周梦蝶”。元卢挚《殿前欢》曲:“重醒后,梦景皆虚寥,庄周化蝶,蝶化庄周。”

  • 算博士

    嘲诗中喜欢用数字为对的人。宋代魏庆之《诗人玉屑》卷十一引唐伕名《玉泉子》:“王、杨、卢、骆有文名,人议其疵曰:‘杨好用古人姓名,谓之点鬼簿,骆好用数对,谓之算博士。’”王、杨、卢、骆:王勃、杨炯、卢照

  • 石尤逆浪

    源见“石尤风”。指逆风恶浪。清魏源《江行杂诗》之四:“彭蠡湖滨十日风,石尤逆浪拥孤篷。”

  • 一丘之貉

    貉(hé合):一种外形如狐狸的野兽。比喻同类,并无差别。杨恽(?一前54年)字子幼,西汉华阴(今陕西华阴)人,是司马迁的外孙,汉昭帝丞相杨敞之子。汉宣帝时,任左曹,因告发霍氏谋反,任中郎将,封平通侯。

  • 法三章

    同“约法三章”。唐李商隐《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》:“鼎新麾一举,革故法三章。”

  • 焚麇

    《左传.定公五年》:“吴师居麇。子期将焚之,子西曰:‘父兄亲暴骨焉,不能收,又焚之不可。’子期曰:‘国亡矣,死者若有知也,可以歆旧祀,豈惮焚之?’焚之而又战,吴师败。”吴楚交战,吴师肓於麇(jūn)地

  • 沧海飞尘

    同“沧海桑田”。宋辛弃疾《醉花荫.为人寿》词:“何日跨归鸾,沧海飞尘,人世因缘了。”此喻人长寿。

  • 粉白不去手

    形容喜欢化妆打扮。《三国志.魏志.何晏传》裴松之注:“《魏略》曰:‘晏性自喜,动静粉白不去手,行步顾影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