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冥筌
《文选》卷三十一南朝梁.江文通(淹)《杂体诗三十首.许徵君自序》:“一时排冥筌,冷然空中赏。”唐.李善注:“筌,捕鱼之器,言鱼之在筌,犹人之处尘俗,今既排而去之,超在埃尘之外,故冷然涉空,得中而留也。”
南朝梁诗人江淹在《杂体诗三十首.许征君自序》中有“一时排冥筌”之句,以鱼逃出筌(捕鱼的竹器)形容人脱离尘俗。后遂用为脱世遁隐之典。
唐.李白《赠侥阳张司户燧》诗:“何当共携手,相与排冥筌。”
《文选》卷三十一南朝梁.江文通(淹)《杂体诗三十首.许徵君自序》:“一时排冥筌,冷然空中赏。”唐.李善注:“筌,捕鱼之器,言鱼之在筌,犹人之处尘俗,今既排而去之,超在埃尘之外,故冷然涉空,得中而留也。”
南朝梁诗人江淹在《杂体诗三十首.许征君自序》中有“一时排冥筌”之句,以鱼逃出筌(捕鱼的竹器)形容人脱离尘俗。后遂用为脱世遁隐之典。
唐.李白《赠侥阳张司户燧》诗:“何当共携手,相与排冥筌。”
须臾:片刻。 片刻也不能离开。 形容迫切需要。语出《礼记.中庸》: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者也,可离非道也。”《旧唐书.礼仪志一》:“是知礼者,品汇之璿衡,人伦之绳墨,失之者辱,得之者荣,造物已还。不
《旧五代史.僭伪.王建传》:“衍,建之幼子也。建卒,衍袭伪位。……衍既冲騃,军国之政咸委于人。……唐同光三年九月十日,庄宗下制伐蜀,命兴圣宫使魏王(李继岌)为都统,枢密使郭崇韬为行营都招讨。……十一月
源见“司空见惯”。谓经常看到,不足为奇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媚座》:“妙部新奇,见惯司空自品题。”见“司空见惯”。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媚座》:“妙部新奇,~自品题。”【词语见惯司空】 成语:见惯司空汉
《宋史.陈亮传》:“亮为人才气超迈,喜谈兵;论议风生,下笔数千言立就。”因以“论议风生”或“议论风生”形容谈话、写文章生动形象而又风趣。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他们那样自得其乐,那样议论风生,仿佛故意表示一
同“举鼎绝膑”。梁启超《中国国债史》:“今日我辈对于此国债问题当如何?将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负担,莫敢辞乎?举鼎绝脰之患,恐遂不免也。”见“举鼎绝膑”。梁启超《中国国债史》:“今日我辈对于此国债问题当
宋.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八《师备禅师》:“师一日遣僧送书上雪峰和尚。雪峰开缄,唯白纸三幅。问僧:‘怎么?’曰:‘不会。’雪峰曰:‘不见道君子千里同风。’”“千里同风”原乃佛家语,其意是虽远隔千里,
源见“楚宫腰”。泛称女子苗条的细腰。唐杜甫《清明》诗之一:“胡童结束还难有,楚女腰肢亦可怜。”偏正 楚国女子以腰细为美。泛指女子的细腰。宋·欧阳修《减字木兰花》:“香生舞袂,~天与细;粉汗重匀,酒后轻
同“克绍箕裘”。唐 何延之《兰亭始末记》:“右军亦自爱重此书,留付子孙。传至七代孙智永……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,俗号永禅师。禅师克嗣良裘,精勤此业,常居永欣寺阁上临书。”见“克绍箕裘”。【词语克嗣良裘】
见“家丑不可外扬”。《西游记》69回:“古人云:‘~’。奈神僧是朕恩主——惟不笑,方可告之。”【词语家丑不可外谈】 成语:家丑不可外谈汉语大词典:家丑不可外谈
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目的。《晋书·刁协传》: “夫大道宰世,殊涂一致。” 涂:通“途” 。参见:○同归殊途见“殊途同归”。《晋书·刁协传》:“夫大道宰世,~。”【词语殊涂一致】 成语:殊涂一致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