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扬扬自得

扬扬自得

形容得意扬扬的样子。晏子作齐国的宰相时一次坐车外出。为晏子赶车的车夫的妻子,从门缝里向外偷看。只见她的丈夫坐在支撑着大伞的车子上,扬鞭赶着四匹骏马,满脸傲慢得意之色。丈夫回家后,她即提出要同他离婚。她丈夫问为什么,她说,晏子身长不到六尺,而却为齐国的相,闻名诸侯。我看他坐车的神态,考虑深远,态度却谦和。而你,身长八尺,不过是个为人赶车的马车夫。看你赶车的那付样子,洋洋得意,好象自己十分了不起,因此我才要离开你。从此,他的丈夫一改以前目空一切的老毛病,变得谦逊、谨慎起来。晏子发觉后,问他原因,马夫也如实相告。晏子便推荐他作了齐国的大夫。

【出典】:

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上》:“晏子为齐相。出,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。拥大盖,策驷马,意气洋洋,甚自得也。既而归,其妻请去。夫问其故,妻曰:‘晏子长不满六尺,身相齐国,名显诸侯。今者妾观其出,志念深矣,常有以自下者。今子长八尺,乃为人仆御。然子之意,自以为足,妾是以求去也。’其后夫自抑损,晏子怪而问之,御以实对。晏子荐以为大夫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其夫为相御,拥大盖,策驷马,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 宋·王楙《野客丛书·周处暖昧召祸》:“夫救人而不使人知,盖示以公道,志非不佳;然密为申救,不示私恩,足矣。何至告之而不应,出入殿门,有扬扬自得之色。”


偏正 得,得意。十分得意的样子。语本《晏子春秋· 内篇杂上》:“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,拥大盖,策驷马,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后唐潞王清泰元年》:“反使我辈鞭胸杖背,出财为赏,汝曹犹~,独不愧天地乎!”△稍含贬义。 多指人忘乎所以。 →得意忘形 ↔垂头丧气。也作“扬扬得意”、“洋洋自得”。


解释扬扬:得意的样子。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。

出处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晏子为齐相,出,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。其夫为相御,拥大盖,策驷马,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

晏子是春秋时代齐国的著名政治家。他在担任齐国宰相时,有一次乘车外出,为他驾车的车夫头上撑着巨大的伞盖,赶着四匹马,洋洋得意。车夫的这种样子被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看得一清二楚。过了一会儿,车夫回家后,他的妻子就请求车夫同意自己辞别离开。车夫非常奇怪,问她原因,她说:“晏子身高不满六尺,却做了齐国的宰相,扬名于诸侯。今天我看到他出门时的情景,一副志向深远,谦恭和顺的样子。您身高八尺,却给人做仆人、当车夫,而且还显得非常自得和满足,我因此希望离开。”

车夫觉得妻子批评得很对,从此以后改变了自己仗势自傲、扬扬自得的态度,变得非常谦虚。晏子看到他的变化觉得奇怪,就问他原因。车夫据实回答,说明了情况。晏子非常欣赏车夫这种从善如流的品质,就推荐他做了齐国的大夫。

近义洋洋得意

反义唉声叹气

例句

郭标吹着口哨,扬扬自得地从他们面前走过。


【词语扬扬自得】  成语:扬扬自得汉语词典:扬扬自得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贫如洗

    一无所有,形容贫穷到极点。元代关汉卿《窦娥冤》楔子:“读尽缥缃万卷书,可怜贫杀马相如……小生一贫如洗,流落在这楚州居住。”缥缃:淡青色和淡黄色的帛,古时用作书囊或书衣,因以代指书卷。马相如:指司马相如

  • 子平之学

    《后汉书.逸民传.向长》:“向长字子平,河内朝歌人也。隐居不仕,性尚中和,好通《老》、《易》。……潜隐于家。”后汉.向子平隐居在家,一心一意研究《老子》和《易》经,精通占卜之术。后因以“子平之学”喻算

  • 别鹤

    同“别鹤操”。南朝 齐谢朓《琴》诗:“是时操《别鹤》,淫淫客泪垂。”亦指离散的夫妇。南朝 宋鲍照《拟行路难》诗之三:“宁作野中之双凫,不愿云间之别鹤。”【词语别鹤】   汉语大词典:别鹤

  • 目光牛背

    《晋书.王戎传.附王衍》:“泰始八年,诏举奇才可以安边者,衍初好论从横之术,故尚书卢钦举为辽东太守。不就,於是口不论世事,唯雅咏玄虚而已。尝因宴集,为族人所怒,举樏(léi扁榼也)掷其面。衍初无言,引

  • 让锦袍

    源见“夺锦袍”。指诗文竞赛略输一筹。唐元稹《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》诗:“南郡传纱帐,东方让锦袍。”

  • 挥泪新亭

    源见“新亭对泣”。指悲痛国难。宋 松洲《念奴娇.题钟山楼》词:“堪叹挥泪新亭,算兴亡莫补、万分之一。”【词语挥泪新亭】   汉语大词典:挥泪新亭

  • 顺受其正

    正:正命。泛指寿终而死。与“非命”相对。 顺乎自然规律行事,以接受“正命”。 意谓不冒险轻生,戕害自己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莫非命也,顺受其正;是故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。尽其道而死者,正命也;

  • 荆卿之歌

    同“荆卿歌”。宋陆游《东屯高斋记》:“嗟呼,辞之悲乃至是乎!荆卿之歌,阮嗣宗之哭,不回于此矣!”

  • 入幕宾

    《晋书.郗超传》:“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(桓温)论事,温令超帐中卧听之,风动帐开,安笑曰:‘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!’”后因称参与机密的幕僚为“入幕宾”。唐李端《送宋校书赴宣州幕》诗:“远避看书吏,行当入幕

  • 衣不兼采

    见“衣不重采”。《汉书·朱家传》:“家亡余财,~,食不重味。”【词语衣不兼采】  成语:衣不兼采汉语大词典:衣不兼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