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托栗讽谏

托栗讽谏

指萧韩家奴以炒栗子作讽谏事。萧韩家奴,字休坚,涅剌部人。是中书省长官耶律安抟(tuán团)的孙子。他自幼好学,青年时代曾到南山读书,博览经书史籍,通晓契丹文和汉文。辽圣宗统和十四年(996年)步入仕途。统和二十八年(1010年)为右通进银台小官,掌管南京(今北京城西南)皇家栗子园。辽兴宗重熙(1032年)初年,任同知三司使事。重熙四年(1035年)升为天成军节度使,又调任彰愍(mǐn敏,同悯)宫使。辽兴宗发现他很有才干,称他为诗友。有一次,兴宗从容问他道:“你在外地做事听到了什么稀奇新鲜事吗?”萧韩家奴回答说:“我管栗子园,只知道炒栗子的事:如果小的炒熟了,大的则必然还生;等到大的炒熟了,小栗子就发焦了。只有将大小栗子炒得一样熟,才是比较完美的。此外,我再不知道其他的事了。”因其掌管栗园,故借炒栗子的事讽谏。兴宗听了大笑。

【出典】:

辽史》卷103《文学上·萧韩家奴传》1445、1446页:“萧韩家奴,字休坚,涅刺部人,中书令安抟之孙。少好学,弱冠入南山读书,博览经史,通辽、汉文字。统和十四年始仕。……二十八年,为右通进,典南京栗园。重熙初,同知三司使事。四年,迁天成军节度使,徙彰愍宫使。帝与语,才之,命为诗友。尝从容问曰:‘卿居外有异闻乎?’韩家奴对曰:‘臣惟知炒栗:小者熟,则大者必生;大者熟,则小者必焦。使大小均熟,始为尽美。不知其他。’盖尝掌栗园,故托栗以讽谏。帝大笑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赋鵩

    同“贾生赋鵩”。指仕途失意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量移》:“赐环梦断,赋鵩还羞。”【词语赋鵩】   汉语大词典:赋鵩

  • 弱翁方大用

    《汉书.魏相传》:“魏相字弱翁。……复有诏守茂陵令,迁扬州刺史。考案郡国守相,多所贬退。相与丙吉相善,时吉为光禄大夫,与相书曰:‘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,方且大用矣。愿少慎事自重,臧器于身。’相心善其言,

  • 巨川材

    源见“傅说霖”。谓济世大才。唐 李乔《舟》诗:“何当同傅说,特展巨川材。”【词语巨川材】   汉语大词典:巨川材

  • 百绝编

    源见“韦编三绝”。谓勤奋读书,刻苦治学。宋陆游《寓叹》诗:“老生读书百绝编,日晏忘食夜废眠。”

  • 改玉

    同“改玉改步”。《南齐书.高帝纪上》:“姬旦秉哲,曲阜启蕃,或改玉以弘风,或胙土以宣化。”【词语改玉】   汉语大词典:改玉

  • 雊雉

    源见“雉雊”。指变异的凶兆。汉刘向《说苑.辨物》:“昔者高宗 成王感于雊雉、暴风之变,修身自改,而享丰昌之福也。”汉扬雄《兖州箴》:“丁感雊雉,祖己伊忠。”【词语雊雉】   汉语大词典:雊雉

  • 使星入蜀

    南朝宋.范晔《后汉书.李郃传》:“和帝继位,分遣使者,皆微服单行,至各州县观采风谣。使者二人当到益部,投郃候舍(接待宾客的馆舍)。时夏夕露坐,郃因仰观,问曰:‘二君发京师时,宁知朝廷遣二使邪?’二人默

  • 抚琴哭彦先

    《世说新语.伤逝》:“顾彦先平生好琴,及丧,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。张季鹰往哭之,不胜其恸,遂径上床,鼓琴,作数曲竟,抚琴曰:‘顾彦先颇复赏此不?’因又大恸,遂不执孝子手而出。”晋人顾荣字彦先。荣死后,友

  • 芝兰当路,不得不锄

    同“芳兰当门,不得不锄”。明张居正《答汪司马南溟书》:“二三子以言乱政,实朝廷纪纲所系,所谓‘芝兰当路,不得不锄’者,知我罪我,其在是乎?”【词语芝兰当路,不得不锄】   汉语大词典:芝兰当路,不得不

  • 迎新送旧

    迎接新的,送走旧的。原指人事的更迭。语本《东观汉记.陈忠传》:“语云:迎新千里,送旧不出门。”也用以形容***生涯。见“送故迎新”。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:“自是选代交互,令长月易,~,劳扰无已。”旧时也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