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总角之好

总角之好

诗经.卫风.氓》:“总角之宴,言笑宴宴。”

总角:小髻,古代未成年的儿童头发扎成的小髻。“总角之好”指童年时要好的朋友。后因以“总角之好”为童年时的好朋友之典故。

三国志.吴书.周瑜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周公瑾英俊异才,与孤有总角之好、骨肉之分。”亦作“总角之交”。清.霁园主人《夜谭随录.崔秀才》:“莫逆之交不足恃矣,然总角之交,应非泛泛也。”


偏正 总角,古时小儿将头发梳成髻,泛指童年时代。童年好友。语本《诗经·齐风·甫田》:“总角丱兮。”《晋书·何劭传》:“劭字敬祖,少与武帝同年,有~。”△指称儿时朋友。也作“总角之交”。


【词语总角之好】  成语:总角之好汉语词典:总角之好

猜你喜欢

  • 鹏霄万里

    同“鹏程万里”。南唐李中《给张拾遗》诗:“献替频陈忠誉播,鹏霄万里展雄飞。”见“鹏程万里”。南唐·李中《献张拾遗》诗:“献替频陈忠誉播,~展雄飞。”【词语鹏霄万里】  成语:鹏霄万里汉语大词典:鹏霄万

  • 窜苗

    《尚书.虞书.舜典》:“窜三苗于三危。”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:“三苗在江淮,荆州数为乱。于是舜……迁三苗于三危,以变西戎。”帝舜曾放逐三苗于三危(西部边地)。后遂用为放逐之典。唐.许敬宗《奉和执契

  • 泰山小

    《庄子.齐物论》:“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,而大(泰)山为小;莫寿于殇子,而彭祖为夭。”庄子用秋毫之末为最大,泰山为最小,来说明不要局限在感官认识上去比较事物表面上的数量差别,而是要通过抽象思维去认识一切

  • 河梁别离

    同“河梁别”。唐权德舆《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》:“明朝又与白云远,自古河梁多别离。”

  • 章缝

    同“章甫缝掖”。明张居正《谢赐貂鼠疏》:“昔宋祖开疆重武,远颁介胄之臣;今明主稽古右文,特赐章缝之侣。”【词语章缝】   汉语大词典:章缝

  • 三戒

    源见“仲尼垂三戒”。指戒色、戒斗、戒得。明沈璟《义侠记.取威》:“若要保残生,须是守咱三戒也。”【词语三戒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戒

  • 郭舍人

    旧题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五:“武帝时,郭舍人善投壶,以竹为矢,不用棘也。古之投壶,取中而不求还,故实小豆于中,恶其矢跃而出也。郭舍人则激矢令还,一矢百余反,谓之为骁。言如博之击枭于掌中,为骁杰也。每

  • 布衣之交

    布衣:平民。古代平民只穿麻布、葛布,因称平民为布衣。后以此典指不以权位欺人,应平等交往。此典指蔺(lìn吝)相如对秦昭王说:平民之间交往不欺骗。蔺相如,赵国(都邯郸,今河北邯郸西南)人,初为宦官缪(m

  • 银黄

    《汉书.杨朴传》:“怀银黄,垂三组,夸乡里。”颜师古注:“银,银印也;黄,金印也。”又《文选.刘孝标〈广绝交书〉》:“海内髦杰,早绾银黄。”李周翰注:“银黄,谓银印黄绶。”后以“银黄”泛指高官显爵。元

  • 株守

    源见“守株待兔”。比喻拘泥守旧,不知变通。宋岳珂《桯史.蠲毒圆》:“泾祖继先之绪余,株守不变,是以败云。”清程先贞《王北山约过闲园看花》诗:“裴徊忾我叹,拳缩悲株守。”【词语株守】   汉语大词典: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