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实痴实昏

实痴实昏

痴,无知、傻。昏,胡涂、不明,实在傻呆胡涂。本指北魏王嶷。王嶷,字道长,北海剧(今山东寿光县)人,苻坚承相王猛曾孙。北魏高祖初年,嶷巡察青、徐、充、豫等地,抚慰新归顺的人,事毕升为南部尚书。当时这些地方多事,公文盈案,告状的人满堂,而嶷慢性子,怠惰不振,听任其堆积,终日在坐,昏昏而睡;却在任十四载之久。与他同时的李訢、邓宗庆,勤理政务,有明察之誉,却终遭诛戮;其余十多人,也有的黜退,有的免官。只有嶷不仅能自保,还累官至镇西将军、秦州刺史,进爵华山公,在官任上寿终正寝。于是,时人道:“实痴实昏,终得保存。”

【出典】:

魏书》卷33《王嶷传》775、776页:“嶷……少以父任为中书学生,稍迁南部大夫。高祖初,出使巡察青、徐、兖、豫,抚慰新附,观省风俗。还,迁南部尚书,在任十四年。时南州多事,文奏盈几,讼者填门。嶷性儒缓,委随不断,终日在坐,昏睡而已。李訢、邓宗庆等号为明察,勤理时务,而二人终见诛戮,余十数人或黜或免,唯嶷卒得自保。时人为之语曰:‘实痴实昏,终得保存。’加散骑常侍、右将军,赐爵东平侯。未几,拜安东将军,进爵乐安公。出为持节、镇西将军、秦州刺史。改为华山公,散骑常侍如故。后人为内都大官。卒。”


【词语实痴实昏】  成语:实痴实昏汉语词典:实痴实昏

猜你喜欢

  • 种豆南山

    同“南山种豆”。宋辛弃疾《新荷叶.再题悠然阁》词:“种豆南山,零落一顷为萁。岁晚渊明,也吟草盛苗稀。”【典源】《汉书·杨恽传》:“ (杨) 恽既失爵位,家居治产业,起室宅,以财自娱。岁余,其友人安定太

  • 蚨钱

    同“蚨母”。宋杨备《梦中作》诗:“月俸蚨钱数甚微,不知从宦几时归。”【词语蚨钱】   汉语大词典:蚨钱

  • 修学务早

    要抓紧年少时的宝贵光阴研习学业。晋代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盖少则志一而难忘,长则神放而易失,故修学务早。”【词语修学务早】  成语:修学务早

  • 久要不忘

    《论语.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受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‘成人’矣。”孔子的学生子路,问什么样的人是“全人”(“成人”即“全人”,各方面都好的人)。孔子认为,现在的所谓“全人”,不必要象我刚才

  • 立本羞

    《新唐书.阎立本传》:“初,太宗与侍臣泛舟春苑池,见异鸟容与波上,悦之,诏坐者赋诗,而召立本侔状。阁外传呼画师阎立本,是时已为主爵郎中,俯伏池左,研吮丹粉,望坐者羞怅流汗。归戒其子曰:‘吾少读书,文辞

  • 衣锦还

    同“衣锦还乡”。唐李白《送张遥之寿阳幕府》诗:“勖尔效才略,功成衣锦还。”

  • 恩酬一饭

    源见“一饭千金”。谓受恩厚报。清袁枚《连日》诗之三:“恩酬一饭意忡忡,敢向淮阴拜下风。”

  • 饮鸩止渴

    鸩,毒酒。饮鸩止渴,比喻明知后果有害,但仍贪图一时之急需,而不顾留下后来的大患。霍谓字叔智,魏郡邺(今河北临漳)人。十五岁时,他的舅父宋光以私自删削诏书条文而被捕入洛阳诏狱,受尽酷刑。为了替舅父辩诬,

  • 金门客

    源见“玉堂金马”。指官宦贵客。明唐顺之《同皇甫子循游横山》诗之二:“幸接金门客,相攀桂树荣。”【词语金门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金门客

  • 马语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八九七引《论衡》:“广汉翁伟能听鸟兽之音。(尝)乘蹇马之野,而田间有放马者,相去数里,鸣声相闻。翁伟谓其御曰:‘彼放马目眇。’其御曰:‘何以知之?’曰:‘骂此辕中马蹇马,蹇马亦骂之曰眇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