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季布一诺

季布一诺

指季布一句许诺言语比黄金还贵重。后以此典形容严守诺言,言必有信。季布,汉初楚人。楚、汉战争中,为项羽部将,数次围困刘邦。汉朝建立,被刘邦追捕,由朱家通过夏侯婴向刘邦进言,得赦免。为河东(郡地今山西西南部)太守(一郡行政最高长官)。季布为人重义气,讲信用,是楚地有名侠士,很多人都想结识他。 曹丘到达,向季布行了一个拱手礼,说道:“楚地流传之谚语说:‘得到黄金一百斤,还不如得到季布一句允诺言语,’您怎么会在梁(魏国别称,今河南等地)、楚(战国楚地今河南南部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西、浙江等地)一带地方获得这样大之名声呢?”此典又作“季布重然诺”、“黄金诺”、“无二诺”、“一诺”、“千金诺”、“百金诺”、“然诺重黄金”、“重诺”、“一诺千金”、“季布诺”、“千金一诺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00《季布栾布列传》2731、2732页:“曹丘至,即揖季布曰:‘楚人谚(yàn燕,在群众中流传有深刻道理之简单通俗的语句)曰:得黄金百〔斤〕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、楚间哉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梁·江淹《陈思王赠友:“延陵轻宝剑,季布重然诺。” 北周·庾信《和张侍中述怀》:“徒怀琬琰心,空寸黄金诺。” 唐·魏徵《述怀》:“季布无二诺,侯嬴重一言。” 唐·骆宾王《灵泉颂》:“片善可嘉,朝闻甘于夕死;一诺犹重,黄金贱于白圭。” 唐·张祜《又陪楚州韦舍人阊门游宴》:“旧好千金诺,新题一笔操。” 唐·高适《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》:“何意千里心,仍求百金诺?” 唐·羊士谔《题东山石壁》:“光辉轻尺璧,然诺重黄金。” 宋·李廷忠《谢王枢使荐举启》:“虽十夫不得以挠椎,信百金难比于重诺。” 元·耶律楚材《和孟嘉之韵》:“丁年黄卷乐平生,乡闾一诺千金轻。” 清·丘逢甲《答柳丞》:“但使能坚季布诺,人间何患无曹丘。” 清·秋瑾《寄季芝》:“为问粤东吴季子,千金一诺等行人。”


偏正 汉时,季布守信用重诺言,凡承应了的事就会尽力办到。比喻重视诺言而非常守信用。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吐衷》:“昔聂政一言而破面自决,~而千金不移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写人的守信。→一诺千金 ↔言不由衷 轻诺寡信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季布列传》:“曹丘至,即揖季布曰:‘楚人谚曰:“得黄金百(斤)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、楚间哉? 且仆楚人,足下亦楚人也。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,顾不重邪? 何足下距仆之深也!’”《汉书·季布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季布为人很讲义气,是楚地有名的侠士。他很不满意曹丘生的作为,但曹仍然去见他,一见面便说:“楚人有谚语说: 得到百斤黄金,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声应许。您怎么会得到这么大的名声的?我在各地宣扬您的名声,有什么不好的呢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严守诺言,言必有信。

【典形】 百金诺、黄金诺、季布诺、季布重然诺、季子诺、千金诺、千金一诺、然诺重黄金、无二诺、一诺、一诺千金、重诺、千钧诺、季布一言、一诺黄金信、千金比然诺、壮士重一言、河东百金。

【示例】

〔百金诺〕 唐·高适《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》:“何意千里心,仍求百金诺?”

〔黄金诺〕 北周·庾信《和张侍中述怀》:“徒怀琬琰心,空守黄金诺。”

〔季布诺〕 清·丘逢甲 《答柳丞》:“但使能坚季布诺,人间何患无曹丘。”

〔季布重然诺〕 南朝梁·江淹《陈思王赠友》:“延陵轻宝剑,季布重然诺。”

〔千金诺〕 唐·张祜《又陪楚州韦舍人阊门游宴》:“旧好千金诺,新题一笔操。”

〔千金一诺〕 清·秋瑾《寄季芝》:“为问粤东吴季子,千金一诺等行人。”

〔然诺重黄金〕 唐·羊士谔《题东山石壁》:“光辉轻尺璧,然诺重黄金。”

〔无二诺〕 唐·魏征《述怀》:“季布无二诺,侯嬴重一言。”

〔一诺〕 唐·骆宾王《灵泉颂》:“片善可嘉,朝闻甘于夕死; 一诺犹重,黄金贱于白圭。”

〔一诺千金〕元·耶律楚材《和孟嘉之韵》:“丁年黄卷乐平生,乡闾一诺千金轻。”

〔重诺〕 宋·李廷忠《谢王枢使荐举启》:“虽十夫不得以挠椎,信百金难比于重诺。”


【词语季布一诺】  成语:季布一诺汉语词典:季布一诺

猜你喜欢

  • 子阳跃马

    源见“公孙跃马”。公孙述,字子阳。谓恃险称王。清王士禛《龙门阁》诗:“子阳昔跃马,妖梦成佁儗。”

  • 天伦

    旧指父子、兄弟等天然的亲属关系。《南齐书.豫章文献王嶷传》:“虽天伦有本,而因事增情,宜广田邑,用申恩礼。”唐代李白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:“会桃李之芳园,叙天伦之乐事。”后人因以称家庭骨肉间的叙会为

  • 金闺籍

    《文选》卷三十南朝齐.谢玄晖(眺)《始出尚书省》:“惟昔逢休明,十载朝云陛。既通金闺籍,复酌琼筵醴。”唐.李善注:“金闺,即金门也。《解嘲》曰:‘历金门,上玉堂。’应劭《汉书注》曰:‘籍者,为二尺竹牒

  • 周南之滞

    同“周南留滞”。宋曾巩《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》:“永怀故事,难求汶上之图;独远清尘,方叹周南之滞。”

  • 对日

    《后汉书.黄琼传》附“黄琬”:“琬字子琰。少失父。早而辩慧。祖父琼,初为魏郡太守,建和元年正月日蚀,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。太后诏问所蚀多少,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。琬年七岁,在傍,曰:‘何不言日蚀之余,如月

  • 杜兰香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七六九引《杜兰香别传》曰:“香降张硕,硕既成婚,香便去,绝不来。年余,硕船行,忽见香乘车于山际,硕不胜惊喜。遥往造香,见香悲喜,香亦有悦色。言语顷时,硕欲登其车,其婢举手排之,嶷然山立。

  • 便便五经腹

    同“便便腹”。清赵翼《偶有遗忘问之稚存辄录示原委》诗:“邂逅洪景卢,便便五经腹。”

  • 挥戈回日

    《淮南子.览冥训》:“鲁阳公与韩构难,战酣,日暮,援戈而㧑之,日为之反三舍。”㧑,同“挥”。后以“挥戈回日”为力挽危局之典。明刘基《次韵和石抹公悲红树》之二:“却羡鲁阳功德盛,挥戈回日至今传。”见“挥

  • 援琴之挑

    参见“相如求凰”。

  • 箕裘之业

    见“箕裘弓冶”。《晋书·陈寿传赞》:“咸能综缉遗文,垂绪不朽,岂必克传门专,方擅箕裘者哉。”【词语箕裘之业】  成语:箕裘之业汉语大词典:箕裘之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