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司马青衫

司马青衫

白居易贬官为江州司马时,作《琵琶行》,与琵琶女同病相怜,结语为“就中泣下谁最多,江州司马青衫湿”。后因以“司马青衫”形容悲伤凄切。元王实甫西厢记》四本三折:“淋漓襟袖啼红泪,比司马青衫更湿。”清褚人获《坚瓠七集.琵琶亭》:“洪武初,〔沈韶〕避征辟,泛舟游襄 汉,次九江,登琵琶亭,月下仿佛闻歌声,有司马青衫感。”


偏正 语本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就中泣下谁最多? 江州司马青衫湿。”后用以形容非常悲伤的状态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4本3折:“淋漓襟袖啼红泪,比~更湿。”△多用于描述痛苦心理状况。→泪如雨下 ↔欢喜若狂


【典源】 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并序》:“元和十年,予左迁九江郡司马。明年秋,送客湓(pen)浦口,闻舟船中夜弹琵琶者。听其音,铮铮然有京都声。问其人,本长安倡女、尝学琵琶于穆,曹二善才,年长色衰,委身为贾人妇。遂命酒,使快弹数曲。曲罢,悯默。自叙少小时欢乐事,今漂沦憔悴,转徙于江湖间。予出官二年,恬然自安; 感斯人言,是夕始觉有迁谪意。因为长句,歌以赠之。”诗最末四句为:“凄凄不似向前声,满座重闻皆掩泣。就中泣下谁最多? 江州司马青衫湿!”

【今译】 唐元和十年,白居易被贬为九江郡司马。第二年秋天的一夜,他在浔阳江边送客,听见江边舟中有人弹琵琶。音调铿锵,带有京城韵味。去问弹的人,她原本是长安的乐伎,善弹琵琶,现在年长色衰,嫁给商人为妇。于是又让她弹了几曲,曲罢,她自叙年轻时欢场乐事,现在却漂泊江湖,容颜憔悴。这不觉勾起了白居易被贬谪出京,流落郁闷的感慨。故作此诗抒发之。诗的最末四句是:“音调凄凉啊不像以前,满座听了都泪流满面。其中哭泣的谁最难过?江州司马青衫已湿了一片!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人身世漂泊,落拓郁闷,有所感慨触动。

【典形】 断肠司马、多愁白傅、江头商妇、江州泪、江州司马、湓浦客、琵琶泪、青衫泪、青衫司马、商女琵琶、司马泪痕、司马青衫、泪滴青衫、水面琵琶、湿衫青、青衫湿、青衫白司马、江州月夜、青衫袖、琵琶写恨、琵琶江上曲、浔阳江头客、江上琵琶泪。

【示例】

〔断肠司马〕元·袁华《水调歌头·宴顾仲瑛》:“记钱塘,朝载酒,夜藏钓。青衫断肠司马,消减旧风流。”

〔多愁白傅〕 清·黄景仁《褚五郎行》:“顾曲周郎鬓渐星,多愁白傅衫常湿。”

〔江头商妇〕明·何景明《明月篱》:“江头商妇移船待,湖上佳人挟瑟歌。”

〔江州泪〕 明·杨慎《鹧鸪天·易门小饮》:“青衫不湿江州泪,已许狂歌托圣朝。”

〔江州司马〕元·白朴《驻马听·弹》:“哀弦恰似愁人消瘦,泪盈眸,江州司马别离后。”

〔湓浦客〕 宋·苏轼《古缠头曲》:“青衫不逢湓浦客,红袖漫插曹纲后。”

〔琵琶泪〕 宋·晁端礼《满庭芳》:“若过浔阳亭上,琵琶泪莫洒清秋。”

〔青衫泪〕 金·吴激《人月园·宴张侍御家有感》:“江州司马,青衫泪湿,同是天涯。”

〔青衫司马〕 宋·辛弃疾《鹧鸪天·郑守厚卿席上》:“看逸韵,自名流,青衫司马且江州。”

〔商女琵琶〕 元·马致远《四块玉·浔阳江》:“商女琵琶断肠声,可知道司马和愁听。”

〔司马泪痕〕 元·杨果《小桃红》:“伤心莫唱,南朝旧曲,司马泪痕多。”

〔司马青衫〕 明·余怀《念奴娇·和苏子瞻》:“司马青衫,内家红袖,此地空惆怅。”


【词语司马青衫】  成语:司马青衫汉语词典:司马青衫

猜你喜欢

  • 冲天

    源见“一鸣惊人”。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。唐孟浩然《田园作》诗:“冲天羡鸿鹄,争食羞鸡鹜。”【词语冲天】   汉语大词典:冲天

  • 庑下梁鸿

    源见“梁鸿赁庑”。指赁屋而居,劳作而食的贤士。清 王庆澜《八不就.咏怀》套曲:“忒可怜生,忒可憎生,还不是庑下梁鸿,只算做一点点浮萍。”

  • 西河遇

    《史记.仲尼弟子传》:“子夏居西河教授,为魏文侯师。其子死,哭之失明。”遇,此指遭遇。子夏曾在西河任教,为魏文侯之师。不幸儿子死了,他悲痛哭瞎了眼睛。后用为丧子之典。唐.顾况《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》

  • 相逢不下马,各自奔前程

    见〔将军不下马,各自奔前程〕。

  • 肖曹避席

    肖:肖何;曹:曹参。二人均为汉初名相。比喻政治才能非常卓越,连肖何、曹参均有不及。为《旧唐书》作者对李德裕的评价。李德裕(787-849年),字文饶,河北赵郡(今河北赵县)人。其父李吉甫为宪宗时宰相。

  • 敬事后食

    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事君敬其事,而后其食。”邢昺疏:“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,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。”后以“敬事后食”谓先做好分内工作然后享受应有待遇。明张居正《请叙录日讲诸臣疏》:“但臣等窃以敬事后食者,

  • 黄金台骨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、“千金市骨”。喻指良才。宋刘辰翁《金缕曲.送五峰归九江》词:“袖有玉龙提携去,满眼黄金台骨。”

  • 沧海君

    源见“博浪飞椎”。泛指帮助抗暴复仇的贤者。北周庾信《拟咏怀》之十三:“惜无万金产,东求沧海君。”【词语沧海君】   汉语大词典:沧海君

  • 籍田

    亦作“藉田”。古代天子、诸侯征用民力而名义上是亲自耕种的田。《诗.周颂.载芟》序,“载芟,春籍田而祈社稷也。”郑玄笺:“籍田,甸师氏所掌,王载耒耜所耕之田。天子千亩,诸侯百亩。籍之言借也,借民力治之,

  • 待贾沽

    同“待价而沽”。贾,“价”的古字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朝廷若也开科取,未必无人待贾沽。”【词语待贾沽】   汉语大词典:待贾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