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勾漏丹砂

勾漏丹砂

晋书.葛洪传》载:葛洪学得炼丹术,“见天下已乱,欲避地南土……以年老,欲炼丹以祈遐寿,闻交阯出丹,求为勾漏令。”后遂以“勾漏丹砂”称避世养生。宋苏轼《送沈逵赴广南》诗:“勾漏丹砂已付君,汝阳瓮盎吾何耻?”清方文《石臼行.赠崔正谊明府》:“莫疑勾漏乞丹砂,匪向临邛弹绿绮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晋书。葛洪传》:“葛洪字稚川……从祖玄,吴时学道得仙,号曰葛仙公,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,洪就隐学,悉得其法焉。……洪见天下已乱,欲避地南土……以年老,欲炼丹以祈遐寿,闻交阯出丹,求为勾漏令。帝以洪资高,不许。洪曰:‘非欲为荣,以有丹耳。’帝从之。洪遂将子侄俱行。至广州,剌史邓岳留不听去,洪乃止罗浮山炼丹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葛洪字稚川,其从祖葛玄,在三国吴时学道得仙,号为葛仙公,传授弟子郑隐,葛洪又随郑隐学会炼丹秘术。后来葛洪见天下动乱,想到南方避乱,并炼丹以求长生,听说交阯出丹,请求任勾漏令。晋帝开始不许可,葛洪说:“我不是求官做,是因为那里有丹。”晋帝答应了。葛洪带子侄一起出发。至广州,刺史邓岳将他留住,葛洪于是居罗浮山炼丹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避世养生。

【典形】 丹砂葛洪、葛洪丹井、葛洪心、葛井、葛仙翁、勾漏丹砂、勾漏鼎、稚川隐罗浮、罗浮觅稚川、勾漏药、勾漏令、山中葛稚川、勾漏僻、勾漏砂。

【示例】

〔丹砂葛洪〕 唐·杜甫《奉寄河南韦尹丈人》:“浊酒寻陶令,丹砂访葛洪。”

〔葛洪丹井〕 清·黄景仁《水西和对岩韵》:“谢守题诗亦寂寥,葛洪丹井荒荆枳。”

〔葛洪心〕 唐·皮日休《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》:“从此谒师知不远,求官先有葛洪心。”

〔葛井〕 清·黄鷟来《触事感怀赋赠》:“葛井迹未湮,范舟事堪埒。”

〔葛仙翁〕 唐·钱起《寻华山云台观道士》:“愿言葛仙翁,终年炼玉液。”

〔勾漏丹砂〕 宋·苏轼《送沈逵赴广南》:“勾漏丹砂已付君,汝阳瓮盎吾何耻?”

〔勾漏鼎〕 明·陈子龙《嘉靖王子诗·梁公实》:“搜探勾漏鼎,摇荡罗浮春。”

〔稚川隐罗浮〕 宋·苏轼《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》:“欲从稚川隐罗浮,先与灵运开永嘉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哭庭

    同“哭秦庭”。唐韦应物《睢阳感怀》诗:“使者哭其庭,救兵终不至。”明张煌言《上鲁国主启》:“虽乖哭庭之义,尚图扫境之功。”【词语哭庭】   汉语大词典:哭庭

  • 山鸡舞

    同“山鸡舞镜”。宋苏轼《石镜》诗:“山鸡舞破半岩云,菱叶开残野水春。”

  • 改玉

    同“改玉改步”。《南齐书.高帝纪上》:“姬旦秉哲,曲阜启蕃,或改玉以弘风,或胙土以宣化。”【词语改玉】   汉语大词典:改玉

  • 斗薮

    梵语“头陀”的音译。唐代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七:“头陀,此应讹也。正言杜多,译云洮汰,言大洒也。旧云斗薮,一义也。”《文选.王巾.头陀寺碑文》李善注:“天竺言头陀,此言斗薮,斗薮烦恼,故言头陀。”【词

  • 蜀赋

    源见“长门赋”。即《长门赋》。因作者司马相如居蜀郡 成都,故称。前蜀韦庄《宫怨》诗:“展转令人思蜀赋,解将惆怅感君王。”【词语蜀赋】   汉语大词典:蜀赋

  • 衮职有阙

    衮职:帝王的职责。衮是古代帝王穿的一种绣有龙纹的礼服。阙:通“缺”,缺点,错误。 表示天子职责有亏损。语出《诗.大雅.烝民》:“衮职有阙,维仲山甫补之。”《后汉书.蔡茂传》:“衮职有阙,君其补之!”

  • 竹苞松茂

    《诗经.小雅.斯干》:“如竹苞矣,如松茂矣。”相传这是周宣王建造宫殿时唱的诗,以颂扬王室家族之兴旺。旧时也作为新屋落成和祝人长寿的颂词。后因以“竹苞松茂”作为形容家族兴旺和祝人长寿之典故。明.范世彦《

  • 扊扅歌

    汉.应劭《风俗通议》下卷:“百里奚为秦相,堂上作乐,所赁澣(音huàn,洗)妇,自言知音。呼之,搏髀援琴,抚絃而歌者三。其一曰:‘百里奚,五羊皮,忆别时,烹伏雌,炊扊扅(音yǎn yí,门栓),今日富

  • 何必逢安道

    源见“访戴”。形容逸情放旷,在兴在情不在实。明文徵明《访王秉之不遇为其子延望留饮》诗:“偶来何必逢安道,一笑还欣对阿戎。”

  • 阿保之劳

    见“阿保之功”。《晋书·顾和传》:“帝以保母周氏有~,欲假其名号,内外皆奉诏。”【词语阿保之劳】  成语:阿保之劳汉语大词典:阿保之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