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仲尼不为已甚

仲尼不为已甚

仲尼:孔丘字。已:太。 孔子不做太过分的事。 后常用人劝人做事不要过火。语出《孟子.离娄下》:“仲尼不为已甚者。”明.李贽《焚书.书答.与周友山书》:“即日加冠畜发,复完本来面目。如此服善从教,不知可逭左道之诛否?想仲尼不为已甚,诸公遵守孔门家法,决知从宽发落,许其改过自新无疑。”《王心斋全集卷二.年谱四十岁》:“先生随入之庭事,复厉声曰:‘仲尼不为已甚!’于是,阳明公揖先生起。”也单引〔不为已甚〕。宋.范公偁《过庭录》:“僚属咸快其事,就告刘曰:‘此奇事也,然不为已甚,幸容自新。’”《民国通俗演义》六三回:“我也不为已甚,但你须谨慎小心。”鲁迅《二心集.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》:“那也可以临末声明:‘虽穷淫虐之威,而究有君臣之分,君子不为已甚,窃以为放诸四裔可矣’的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呼万岁

    源见“嵩岳三呼”。表示向帝王祝颂。元 蒲道元《秦楼月》词:“群臣虎拜同归美。同归美,山呼万岁,太平天子。”述宾 山呼,原嵩呼。臣对君高呼万岁。封建时代臣下对皇帝的祝颂礼仪。语本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翌日

  • 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

    崔颢:唐汴州人。开元进士,官司勋员外郎。有题黄鹤楼诗,为世传诵。 李白游黄鹤楼,见崔颢题诗在上,因而搁笔。语出元.辛元房《唐才子传.崔颢》:“颢游武昌,登黄鹤楼,感慨赋诗。及李白来,曰:‘眼前有景道

  • 贪泉酌饮

    贪泉:在今广东省南海县,相传人饮此泉水,就会产生贪心。晋代吴隐之任广州刺史,酌饮贪泉水,而终不改其廉洁的本性。《晋书.吴隐之传》:“未至州二十里,地名石门,有水曰‘贪泉’,饮者怀无厌之欲。隐之既至,语

  • 献图开益地

    《雒书灵准听》:“有人方面,日衡重华,握石推,怀神珠,舜受终,凤皇仪,黄龙感,朱草生,蓂荚孳,西王母授益地图。”《注》:“西王母得益地之图来献。”(引自《艺文类聚》卷十一《帝舜有虞氏》)据传说,帝舜时

  • 笑杕杜

    《旧唐书.李林甫传》:“(林甫)自无学术,仅能秉笔,有才名于时者尤忌之。……林甫典选部时,选人严回(或作迥、逈)判语有用‘杖杜’二字者,林甫不识‘杕’字,谓吏部侍郎韦陟曰:‘此云“杖杜”,何也?’陟俯

  • 翕翕訾訾

    翕( ㄒㄧˋ xì )翕:巧言附和貌。一作“潝潝”。訾( ㄘ cī )訾:亦作“訿訿”。诋毁,诽谤。 旧指小人互相勾结而诋毁君子。语出《诗.小雅.小旻》:“潝潝訿訿,亦孔之哀。”《尔雅.释训》:

  • 洛生吟

    同“洛生咏”。宋杨亿《译经光梵大师》诗:“龙华他日会,应记洛生吟。”

  • 麦秀歌

    《史记.宋微子世家》:“箕子朝周,过故殷墟,感宫室毁坏,生禾黍,箕子伤之,欲哭则不可,欲泣为之近妇人,乃作《麦秀》之诗以歌咏之。其诗曰:‘麦秀渐渐兮,禾黍油油。彼狡童兮,不与我好兮!’所谓狡童者,纣也

  • 铄口

    源见“众口铄金”。喻伤人的谗言。黄炎培《吾心》诗:“立身不管人谁挽,铄口宁愁众是非?”【词语铄口】   汉语大词典:铄口

  • 毕卓醉狂

    源见“瓮间吏部”。指滥饮烂醉。唐方干《袁明府以家酝寄余余以山梅答赠》诗:“毕卓醉狂潘氏少,倾来掷去恰相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