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仙人承露盘

仙人承露盘

指汉武帝建铸铜仙人承露盘,承接天上甘露,和玉屑饮服,以求得仙道长生。汉武帝元鼎二年(前115年)后,又建造了柏梁台、铜柱、承露仙人掌之类。后以此典形容求药得道等仙家事;或咏皇宫景物;或咏秋色等。此典又作“仙掌”、“承露金茎”、“金掌露”、“汉帝金掌”、“承露盘”、“汉宫盘”、“仙人掌”、“金盘”、“盘露”、“铜盘”、“仙盘”、“露掌”、“仙茎露”、“露盘”、“武帝金盘”、“武帝盘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28《封禅书》1388页:“其后则又作柏梁(台名。相传台高20丈,以香柏为梁,在今陕西西安城中)、铜柱、承露仙人掌(汉武帝在建章宫神明台立铜柱,高20丈,大7围,上有仙人掌举盘承接甘露。以为饮用这种玉露可延年)之属矣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擢仙掌以承露,干云汉而上至。” 唐·杜甫《秋兴》之五:“蓬莱高阁对南山,承露金茎霄汉间。” 唐·杜甫《赠李十五丈别》:“清高金掌露,正直朱丝弦。” 唐·岑参《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》:“魏宫铜盘贮,汉帝金掌持。” 唐·杜牧《奉和仆射相公春泽》:“昭阳殿下风回急,承露盘中月彩圆。” 唐·李商隐《当句有对》:“密迩平阳接上兰,秦楼鸳瓦汉宫盘。” 李商隐《和友人戏赠》之一:“仙人掌冷三霄露,玉女窗虚五夜风。” 五代前蜀·韦庄《又玄集序》:“所以金盘饮露,唯采沆瀣之精。” 宋·丁渭《代意》:“微警单栖盘露重,密含幽思畹兰平。” 宋·杨亿《赤日》;“铜盘琼蕊三危露,素绠寒浆五色瓜。” 宋·钱惟演《馆中新蝉》:“委蜕亭皋随木叶,飞绥云表拂仙盘。” 宋·李宗谔《汉武》:“建章宫阙郁苕尧,露掌修茎倚泬廖。” 宋·唐珏《台城路·蝉》:“蜕痕初染仙茎露,新声又移凉影。” 元·萨都拉《三益堂芙蓉》:“湘魂翠袖留江浦,仙掌红云湿露盘。” 明·高启《感秋》:“宣王石鼓青苔涩,武帝金盘白露多。” 清·黄鷟来《咏黄牡丹》:“叶浮汉武盘中露,蕊抱轩皇鼎内丹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其后则又作柏梁、铜柱、承露仙人掌之属矣。”徐广注:“元鼎二年时。”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 亦载。颜师古注:“《三辅故事》云: 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,大七围,以铜为之,上有仙人掌承露,和玉屑饮之。”《三辅黄图》卷三:“《庙记》 曰:神明台,武帝造,祭仙人处。上有承露盘,有铜仙人,舒掌捧铜盘玉杯,以承云表之露,以露和玉屑服之,以求仙道。”三国·曹植《承露盘》序:“皇帝乃诏有司铸铜建承露盘,在芳林园中。茎长十二丈,大十围,上盘径四尺九寸,下盘径五尺。铜龙绕其根,龙身长一丈,背负两子。自立于芳林园,甘露乃降。”

【今译】 汉武帝欲求仙长生,于元鼎二年在建章宫神明台建造铜仙人承露盘,高二十丈,为铜铸仙人伸掌捧铜盘玉杯,来承接天上的甘露,将甘露掺和玉屑饮服,以求得仙道长生。三国时魏明帝又仿效汉武帝,在芳林园中建造承露盘,长十二丈,柱上铸有铜龙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求药得道等仙家事; 或咏皇宫景物; 或咏秋色等。

【典形】 承露金茎、承露盘、汉帝金茎、汉宫盘、汉武盘、金茎、金露盘、金盘、金掌露、露盘、露掌、盘露、铜盘、魏宫铜盘、武帝金盘、仙茎露、仙盘,仙人掌、仙掌、盘概碧霄、芙蓉仙掌、琼屑晨杯、露下金茎、宫门承露仙、金盘承露、金茎露、汉武铜盘、汉宫仙掌、露溥金掌、露盘高掌、承露掌、金人倾宝露。

【示例】

〔承露金茎〕 唐·杜甫《秋兴》之五:“蓬莱高阁对南山,承露金茎霄汉间。”

〔承露盘〕 唐·杜牧《奉和仆射相公春泽》:“昭阳殿下风回急,承露盘中月彩圆。”

〔汉帝金茎〕 唐·卢照邻《长安古意》:“梁家画阁天中起,汉帝金茎云外直。”

〔汉宫盘〕 唐·李商隐 《当句有对》:“密迩平阳接上兰,秦楼鸳瓦汉宫盘。”

〔汉武盘〕 清·黄鷟来《咏黄牡丹》:“叶浮汉武盘中露,蕊抱轩皇鼎内丹。”〔金茎〕 唐·李白《崇明寺佛顶尊胜颂》:“虽汉家金茎,伏波铜柱,拟兹陋矣!”

〔金盘〕 唐·韦庄《又玄集序》:“所以金盘饮露,唯采沆瀣之精。”

〔金掌露〕 唐·杜甫《赠李十五丈别》:“清高金掌露,正直朱丝弦。”

〔露盘〕 元·萨都拉《三益堂芙蓉》:“湘魂翠袖留江浦,仙掌红云湿露盘。”

〔露掌〕 宋·李宗谔《汉武》:“建章宫阙郁苕尧,露掌修茎倚泬廖。”

〔盘露〕 宋·丁谓《代意》:“微警单栖盘露重,密含幽思畹兰平。”

〔铜盘〕 宋·杨亿《赤日》:“铜盘琼蕊三危露,素绠寒浆五色瓜。”

〔魏宫铜盘〕 唐·岑参《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》:“魏宫铜盘贮,汉帝金掌持。”

〔武帝金盘〕 明·高启 《感秋》:“宣王石鼓青苔涩,武帝金盘白露多。”

〔仙茎露〕 宋·唐珏《台城路·蝉》:“蜕痕初染仙茎露,新声又移凉影。”

〔仙盘〕 宋·钱惟演《馆中新蝉》:“委蜕亭皋随木叶,飞緌云表拂仙盘。”

〔仙人掌〕 唐·李商隐《和友人戏赠》之一:“仙人掌冷三霄露,玉女窗虚五夜风。”

〔仙掌〕 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擢仙掌以承露,干云汉而上至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甘公

    《史记.天官书》:“昔之传天数者……在齐,甘公。”甘公即甘德,战国 齐人,擅天文星占。后以“甘公”借指占卜的人。宋 陈人杰《沁园春.庚子岁自寿》词:“未省吾生,石室云林,金门玉堂。但吕公来说,风神清怪

  • 网漏吞舟

    指汉初实行宽松政策,好象法网能够漏掉吞吃船只之大鱼。此典比喻刑法宽松;或形容刑律不严而使重大罪犯漏网。司马迁在撰写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开篇里概括说:汉朝兴起,废除秦朝严刑苛法而实行宽松,压抑奸巧而提倡忠

  • 海翁忘机

    同“鸥鹭忘机”。明汪道昆《五湖游》:“海翁自是忘机者,头白昏昏只醉眠。”

  • 食人之食者,死人之事

    见〔衣人之衣者,怀人之忧;食人之食者,死人之事〕。

  • 越人吟

    同“越客吟”。唐窦牟《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》:“忽思班女怨,遥听越人吟。”

  • 不是一番寒彻骨,争得梅花扑鼻香

    争:怎。 意谓“梅花香自苦寒来。” 比喻世事、人才不经艰苦磨练,难望有成。语出唐.希运《黄檗断际禅师.宛陵录》:“尘劳迥脱事非常,紧把绳头做一场;不是一番寒彻骨,争得梅花扑鼻香?”《五灯会元.二〇

  • 圯上人

    同“圯上老人”。金元好问《黄公庙》诗:“谁谓圯上人,异事惊竹素?”

  • 轻裘肥马

    同“肥马轻裘”。宋辛弃疾《水龙吟.题瓢泉》词:“且对浮云山上,莫匆匆,去流山下。苍颜照影,故应流落,轻裘肥马。”见“裘马轻肥”。[例]别看他现在这副穷酸相,他年轻时可阔着呢,~,妻妾成群。【词语轻裘肥

  • 昼游

    同“昼行”。《魏书.甄琛传》:“除征北将军、定州刺史,衣锦昼游,大为称满。”唐苏颋《和魏仆射秋日还乡有怀之作》:“南宫夙拜罢,东道昼游初。”【词语昼游】   汉语大词典:昼游

  • 卑卑无甚高调

    见“卑之无甚高论”。清·朱彝尊《竹垞诗话·释子·普泰》:“鲁山……诗名籍甚,然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