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今是昨非

今是昨非

淮南子.原道》“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”。

晋.陶渊明《归去来辞》: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。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

“今是昨非”是陶潜从出仕到归隐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变化。他认为做官是误入迷途。后用为追悔以往,肯定今日所行之语典。金.元好问《和仁卿演太白诗意二首》之二:“四十九年堪一笑,昨非今是可怜生。”元.李伯瞻〔双调.殿前欢〕《省悟》:“去来兮,黄花烂漫满东篱,田闲成趣知闲贵。今是前非,失迷途尚可追。”鲁迅《华盖集.导师》:“但我们究竟还有一点记忆,回想起来,怎样的‘今是昨非’呵,怎样的‘口是心非’呵,怎样的‘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’呵。”


并列 今天是对的,过去是错了。形容对以前的错误表示悔悟。语本晋·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宋·辛弃疾《新年团拜后和主敬韵并呈雪平》:“~当谓梦,富妍贫丑各为容。”△一般用于对过去的悔悟方面。→今非昔比 昔不如今 厚今薄古 ↔今不如昔厚古薄今 以古非今。也作“今是昔非”、“昨非今是”。


【词语今是昨非】  成语:今是昨非汉语词典:今是昨非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迁之教

    源见“孟母择邻”。指贤母对子女的德教。汉赵岐《孟子题辞》:“孟子生有淑质,夙丧其父,幼被慈母三迁之教。”清钱谦益《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》之五:“三迁之教既成,而一日之养不逮。”【词语

  • 团力法

    参见:皋惟团力

  • 赤符

    同“赤伏符”。唐刘希夷《谒汉世祖庙》诗:“运开朱旗后,道合赤符先。”宋范仲淹《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》:“及帝握赤符,乘六龙,得圣人之时,臣妾亿兆,天下孰加焉?”【词语赤符】   汉语大词典:赤符

  • 悲喜交集

    悲伤和喜悦的感情一同涌现,交织在一起。王廙,字世将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王导从弟。少能属文,工于书画,擅长音乐,曾为濮阳太守。司马睿镇江左之时,王廙过江投奔,司马睿非常高兴,以之为司马,旋出为荆

  • 画空寻迹

    北齐.刘昼《刘子新论.忘瑕第二十六》(卷五):“荆岫之玉,必舍纤瑕,骊龙之珠,亦有微颣(lèi疵),然驰光于千里,飞价于侯王者,以小恶不足以伤其大美也。今忌人之细短,忘人之所长,以此招贤,是画空而寻迹

  • 衡石

    源见“衡石量书”。喻指勤于政事。《南齐书.豫章文献王嶷传》:“若夫日用阒寂,虽无取于锱铢;岁功宏达,谅有寄于衡石。”【词语衡石】   汉语大词典:衡石

  • 目光在牛背

    《晋书.王衍传》载:王衍一次被族人打中嘴巴,与王导坐牛车回家途中,心中气愤,取镜自照,因怕王导看透心事,故意装作漫不经心地说“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”。后因以“目光在牛背”形容对世事漠不关心。宋张元幹《

  • 六月飞霜

    《文选.江淹〈诣建平王上书〉》:“昔者贱臣叩心,飞霜击于燕地。”李善注引《淮南子》:“邹衍尽忠于燕惠王,惠王信谗而系之。邹子仰天而哭,正夏而天为之降霜。”按,今本《淮南子》无此文。《初学记》卷二引作“

  • 侯门如海

    唐.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一载:秀才崔郊爱慕一女子,赠诗曰:“公子王孙逐后尘,绿珠垂泪滴罗襟。侯门一入深如海,从此萧郎是路人。”后以“侯门如海”形容权豪之家,宅第深邃,与世隔绝。唐.杜旬鹤《与友人对酒吟》

  • 屠龙事业

    源见“屠龙技”。喻指艰巨而又没有什么价值的事业。清王鹏运《沁园春》词:“画虎文章,屠龙事业,凄绝商歌入破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