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京洛风尘

京洛风尘

同“京洛尘”。唐方干《送郭太祝归江东》诗:“京洛风尘久,江 淮音信稀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文选·陆机〈为顾彦先赠妇〉诗》之一:“辞家远行游,悠悠三千里,京洛多风尘,素衣化为缁。修身悼忧苦,感念同怀子。隆思辞心曲,沉欢滞不起。欢沉难克兴,心乱谁为理。愿假归鸿翼,翻飞浙江汜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陆机有《为顾彦先赠妇》诗,诗中讲,辞家远行去游历,悠悠远隔三千里。京城洛阳多风尘,白衣染得黑又黑。修身愁苦又忧伤,我是多么怀念你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们追逐功名利禄,风尘仆仆奔走京城; 也泛指京城的烦嚣尘世。

【典形】 长安尘、尘起洛阳风、帝京尘、二京尘、风尘化客衣、京尘、京洛尘、京洛风尘、京洛化衣、京洛土、京洛衣尘、洛尘、洛城尘、洛阳尘、染缁尘、素衣尘、素衣化缁、西京尘、缁尘、洛阳城里尘、京华多尘土、京洛缁尘、京洛红尘、素衣缁、京路尘、京尘梦、困尘缁、衣染洛尘、素衣垢。

【示例】

〔长安尘〕 清·黄景仁《邵二云自江上归余姚》:“郎吟襆被上车去,衣上薄污长安尘。”

〔尘起洛阳风〕 唐·骆宾王《秋日饯陆道士》:“日霁崤陵雨,尘起洛阳风。”

〔帝京尘〕 唐·柳宗元《梅雨》:“素衣今尽化,非为帝京尘。”

〔二京尘〕 唐·杜牧《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》:“宅临三楚水,衣带二京尘。”

〔风尘化客衣〕 宋·范仲淹《出守桐庐道中》:“不信有京洛,风尘化客衣。”

〔京尘〕 金·元好问《与冯吕饮秋香亭》:“庞眉书客感秋蓬,更在京尘澒洞中。”

〔京洛风尘〕 唐·方干《送郭太祝归江东》:“京洛风尘久,江淮音信稀。”

〔京洛化衣〕 宋·陆游《初春出游戏作》:“京洛化衣无梦去,邯郸观伎有诗传。”

〔京洛土〕 清·黄景仁《金缕曲》:“抵死不沾京洛土,算从头,作计输公等。”

〔京洛衣尘〕 唐·赵嘏《经无锡县醉后吟》:“京洛衣尘在,江湖酒病深。”

〔洛尘〕 宋·刘筠《送客不及》:“只自河梁传怨曲,洛尘千古化征衣。”

〔洛城尘〕 唐·杜牧《宣城送萧兵曹》:“舟寒句溪雪,衣故洛城尘。”

〔洛阳尘〕 唐·薛据《落第后口号》:“时命不将明主合,布衣空惹洛阳尘。”

〔染缁尘〕 宋·张炎《征招·答仇山村见寄》:“京洛染缁尘,悠然意,独对南山一笑。”

〔素衣尘〕 宋·陆游《晨起》:“远游端可继,敢恨素衣尘。”

〔素衣化缁〕 清·曹庭枢《张鸿勋惠读看云吟稿》:“山鬼笑人文不灵,素衣化缁衫犹青。”

〔西京尘〕 唐·孟郊《自商行谒复州卢》:“未遂东吴归,暂出西京尘。”

〔缁尘〕 南朝齐·谢眺《酬王晋安》:“谁能久京洛,缁尘染素衣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鱼上冰

    《礼记.月令》:“〔孟春之月〕东风解冻,蛰虫始振,鱼上冰,獭祭鱼,鸿雁来。”郑玄注:“皆记时候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鱼当盛寒之时,伏于水下,逐其温暖,至正月阳气既上,鱼游于水上,近于冰,故云鱼上冰也。”后

  • 东家夫子

    源见“东家丘”。指邻家有才德的人。清钱谦益《续次敬仲韵》之二:“北郭先生生已老,东家夫子子为恭。”【词语东家夫子】  成语:东家夫子汉语大词典:东家夫子

  • 门前五柳

    源见“陶潜柳”。形容幽雅闲适的隐居之处。唐李白《赠崔秋浦》诗之一:“吾爱崔秋浦,宛然陶令风。门前五杨柳,井上二梧桐。”

  • 纻衣缟带

    同“纻缟”。唐李商隐《重祭外舅司徒公文》:“纻衣缟带,雅贶或比于侨 吴;荆钗布裙,高义每符于梁 孟。”

  • 没卫

    同“没卫饮羽”。汉王充《论衡.儒增》:“或言没卫,或言饮羽,羽则卫,言不同耳。”又:“射似虎之石,矢入没卫,若射真虎之身,矢洞度乎?”【词语没卫】   汉语大词典:没卫

  • 眢井沉书

    源见“枯井藏书”。咏赞坚贞的民族感情。柳亚子《怀人诗》之四:“西台痛哭谢晞发,眢井沉书郑忆翁。”忆翁,宋郑思肖字。

  • 下帷发愤

    源见“目不窥园”。指闭门苦读。宋朱熹《读机仲景仁别后诗语因及诗传纲目复用前韵》:“终然世累苦妨夺,下帷发愤那容专。”

  • 无往不复

    见〔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〕。【词语无往不复】  成语:无往不复汉语大词典:无往不复

  • 断袖之契

    同“断袖之好”。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.倩霞》:“藩府多梨园子弟,皆极一时之选,有贴旦珍儿者,尤姣媚,耿少子与结断袖之契。”【词语断袖之契】   汉语大词典:断袖之契

  • 箪瓢陋巷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回也!”后因以“箪瓢陋巷”为生活简朴、安贫乐道的典故。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“桓公、王长史、王蓝田、谢镇西并在”刘孝标注引《王述别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