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五色诏

五色诏

晋.陆翙《邺中记》:“石季龙(即石虎,字季龙,后赵主石勒侄。勒死,虎废勒子弘,自立为赵天王,迁都于邺,后称帝)皇后在观上,有诏书五色纸,著凤口中。凤即衔诏,侍人放数百丈绯绳,辘轳回转,凤皇飞下。凤以木作之,五色漆画,口朱(音zhòu,鸟嘴)脚皆用金。”(引自《初学记》卷三〇)

后赵主石虎,曾以木凤衔诏书下颁,后因用为颁布诏书的典故。

又据《玉海》载称:开元十一年,上(唐玄宗李隆基)以赞述(书)赐燕公以下十八人,自于五色笺八分书之。

唐.王维《早朝大明宫》诗:“朝罢须裁五色诏,珮声归到凤池头。”

五色诏书因以五色纸(笺)书就,文人常以“五色书”别称之,故旧时又以“五色书”用为皇帝诏书的代称。例如唐.王维《上张令公》诗:“市阅千金字(见一字千金),朝闻(一作开)五色书。”司空曙《酬张芬有赦后见赠》诗:“紫凤朝衔五色书,阳春忽布(一作报)网罗除。”

全唐诗》钱起《送张员外出牧岳州》诗:“凤凰衔诏与何人,喜政多才宠寇恂(后汉昌平人,拜汝南太守,颇有政绩,深受当地人民热爱。参见“借寇”条)。”

唐.白居易《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》:“凤诏停舍人,鱼书除刺史。”

元.汤式〔中吕.普天乐〕《友人为人所诬赴杭》:“想则想瑶台畔青鸾寄语,盼则盼碧天边紫凤衔书。”


【词语五色诏】   汉语词典:五色诏

猜你喜欢

  • 蟠木朽株

    源见“樗栎”。盘曲之木,朽烂之株。喻无用之材。亦用为自谦之辞。唐骆宾王《上李上常伯启》:“宾王蟠木朽株,散樗贱质,墙面难用,灰心易寒。”见“槃木朽株”。唐·骆宾王《上李少常伯启》:“宾王~,散樗贱质,

  • 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

    崩:败坏。 一个君子三年不讲习礼仪,礼仪必然败坏;三年不演奏音乐,音乐必然荒废。 古人认为礼乐是人们道德行为的规范,教化的根本,不可长期旷废。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:“三年之丧,期已久矣。君子三年不为

  • 云阳市

    同“云阳”。元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三折:“哎,这便是死无葬身之地,敢向那云阳市血染朝衣。”【词语云阳市】   汉语大词典:云阳市

  • 卖杏虎

    源见“董奉杏成林”。喻称严以律人者。元乔吉《一枝花.杂情》套曲:“曹大家卖杏虎,裴小蛮学撒撇,温太真索妆?。”【词语卖杏虎】   汉语大词典:卖杏虎

  • 许武取讥

    《后汉书.循吏列传.许荆》:“许荆字少张,会稽阳羡人也。祖父武,太守第五伦举为孝廉。武以二弟晏、普未显,欲令成名,乃请之曰:‘礼有分异之义,家有别居之道。’于是共割财产以为三分,武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

  • 不待白首今同归

    源见“白首同归”。谓同时死亡。宋陈与义《邓州西轩书事》诗之六:“杨 刘相倾建中乱,不待白首今同归。”

  • 有北

    指不生草木、不可居处的北方极寒之地。《诗.小雅.巷伯》:“取彼谮人,投畀豺虎,豺虎不食,投畀有北。”毛传:“投,弃也。北方寒冷而不毛。”谮人:谗害别人的人。畀( ㄅㄧˋ bì 闭):与。有:作语助

  • 朝闻道夕死可矣

    《论语.里仁》:子曰:‘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’”朝:早晨。夕:傍晚。指早晨听到真理,到傍晚死去也无遗憾。形容对真理渴望的心情。比喻为达到追求真理或为实现某一愿望,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。后因以“朝闻道夕死可

  • 刚戾自用

    见“刚愎自用”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始皇为人,天性~。”【词语刚戾自用】  成语:刚戾自用汉语大词典:刚戾自用

  • 流汗浃背

    ㄌㄧㄡˊ ㄏㄢˋ ㄐㄧㄚ ㄅㄟˋ liú hàn jiā bèi 486 ① 形容出汗多,湿透了背上的衣服。宋无名氏《青琐后集》:“每延英奏对,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。”《警世通言.桂员外途穷忏悔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