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台二妙

一台二妙

唐房玄龄等撰《晋书卫瓘传》(卷三六):“瓘(guàn)学问深博,明习文艺,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。时人号为‘一台二妙’。”

原指晋时卫瓘和索靖同在尚书台做官,又都善写草书。后以此称同在一处做事又都有突出才能的人。

唐.韦应物《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戏赠》诗:“一台称二妙,归路望行尘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晋书·卫瓘传》:“咸宁初,征拜尚书令,加侍中。…… (卫)瓘学问深博,明习文艺,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,时人号为‘一台二妙’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卫瓘官拜尚书令,他学识渊博,才艺出众,与同署的尚书郎索靖都擅长草书,当时人称“一台二妙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泛指书法高手; 也指声名并美的两个人。

【典形】 传二妙、二妙、一台二妙、征二妙、二妙声。

【示例】

〔传二妙〕 清·王士禛《寄怀邓州彭中郎》:“中原传二妙,故国继三甥。”

〔二妙〕 宋·苏轼《游宝云寺》:“二妙凋零笔法空,忽惊云海戏群鸿。”

〔一台二妙〕 清·钱谦益《送詹叶二御史赴南台》:“帝遣雄班重镐京,一台二妙遂先鸣。”

〔征二妙〕 唐·沈佺期《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》:“复言征二妙,才命重当时。”


【词语一台二妙】  成语:一台二妙汉语词典:一台二妙

猜你喜欢

  • 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

    《史记.商君列传》载:商鞅变法维新,相秦十年,引起了秦王朝宗室贵戚的怨恨反对。一次,赵良来见商鞅,“赵良曰:‘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掖(同腋,指狐腋下之皮);千人之诺诺(顺从意志连声答应),不如一士之谔

  • 绛帐弟子

    源见“绛帐”。指受业生徒。唐李商隐《李卫公》诗:“绛帐弟子音尘绝,鸾镜佳人旧梦稀。”

  • 击鼓三挝

    源见“渔阳掺挝”。指击鼓三通以表愤慨。康有为《东事战败联十八省举人三千人上书》:“扛棺摩拳,击鼓三挝。桧避不朝,辞位谓呵。”

  • 阮步兵

    《晋书.阮籍传》:“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,有貯酒三百斛,乃求为步兵校尉。遗落世事,虽去佐职,恒游府内,朝宴必与焉。”又《三国志.魏书.阮籍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(籍)闻步兵校尉缺,厨多美酒,营人

  • 业精于勤

    唐韩愈《昌黎先生集.进学解》(卷一二):“国子先生晨入太学,招诸生立馆下。诲之曰:‘业勤于精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’”原是韩愈在太学教导学生之辞,后因以表示只有勤奋才能使学业精深或事业精进。主谓

  • 纪瞻出妓

    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王导与周?及朝士诣尚书纪瞻观伎。瞻有爱妾,能为新声。?于众中欲通其妾,露其丑秽,颜无怍色。有司奏免?官,诏特原之。”晋.王导、周?和其他官员到尚书纪瞻家观看歌妓舞蹈唱歌。其中有一

  • 乐侑

    《周礼.天官.膳夫》:“王日一举,鼎十有二,物皆有俎,以乐侑食。”贾公彦疏:“案《论语.微子》云:亚饭,三飰,四饭。郑云:皆举食之乐。彼诸侯礼尚有举食之乐,明天子日食有举食之乐可知。”后因以“乐侑”指

  • 东陂田

    《后汉书.周燮传》:“有先人草庐结于冈畔,下有陂田,常肆勤以自给。……宗族更劝之曰:‘夫修德立行,所以为国。自先世以来,勋宠相承,君独何为守东冈之陂乎?’”东汉.周燮是研究《易》、《礼》的大师。他不愿

  • 赐作奴婢

    《史记.汲黯列传》:“匈奴浑邪王率众来降……及浑邪王至,贾人与市者,坐当死五百余人。黯请间,见高门,曰:‘夫匈奴攻当路塞,绝和亲,中国兴兵诛之,死伤者不可胜计,而费以巨万百数。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,皆以

  • 潜虬

    同“潜龙”。唐李白《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》诗:“令弟经济士,谪居我何伤!潜虬隐尺水,著论谈兴亡。”唐孟郊《寄张籍》诗:“浮云何当来,潜虬会飞腾。”【词语潜虬】   汉语大词典:潜虬